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前身为1973年成立的河北省煤田地质研究所,2017年10月更名为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隶属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目前在职职工91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9人,副高级工程师19人,工程师37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6 人。
机构设置:现内设15个工作部门,包括8个管理科室和7个业务科室。
职能职责:主要承担5个方面工作。分别是:①承担全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基础地质调查工作;②开展生态环境、水文水资源评价等工作;③开展城市地质工作,承担城乡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基础地质服务;④承担生态地质领域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任务;⑤承担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地质成果信息化工作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资质建设:现有2项甲级资质:河北省水利钻井甲级施工单位资质、钻井安全施工证甲级证书;5项乙级资质证书:地质灾害防治监理,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和勘查设计,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论证和测绘资质证书;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平台创建:成功申报3个科技平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北生态地质应用中心、石家庄市生态地质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市地质碳汇技术创新中心。
期间主要工作:
信息化工作方面。承担建设了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修复监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实时监测设备,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能够全面、直观、动态监测全省采煤沉陷区的地面现状、沉降变化,综合分析发展趋势,远程指挥调度地质环境调查等工作,监测系统覆盖全省8个设区市、28个县域,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建设完成了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业务管理应用平台。该平台以可视化形式展现我省能源矿产资源(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家底,大幅度提高地质数据综合运用能力。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相关技术研究走在全省行业前列。筹建了“石家庄市地质碳汇技术创新中心”,牵头申报了“河北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钢集团、石家庄铁道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河北省平原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调查评价、河北省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与选址研究、河北省邱县凹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评价及参数井勘查等项目,形成了系统的勘查评价方法体系,完成了河北省封存潜力评价,圈定了远景区及目标靶区,为我省首个咸水层地质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可有效支撑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城市地质方面。开展的任丘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是我国北方首个县域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积极参与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承担了邢台襄都区、信都区、隆尧县、唐山开平区等县(区)的工作任务。
水文地质调查方面。承担了河北省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项目监测点建设,完成了山东菏泽东明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地形图测绘项目、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矿井二采区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查地质报告等项目。实施了洨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服务地方供水安全。承担了赵县水土保持规划(2023-2030年)编制工作,为赵县县域水土保持管理提供保障支撑。
农业地质调查方面。实施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石家庄太行山革命老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2022年承担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石家庄鹿泉区试点项目,2023年承担了辛集市、石家庄市平山县、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区、廊坊市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等8个县(区)外业调查采样等工作。
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方面。承担的河北省化工园区周边农村饮用地下水源水质调查项目、河北省矿山环境动态监测、唐山土地污染调查等二十余个项目,为省内污染防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方面。实施了保定、邯郸四个地区的地灾勘查项目、2021年度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2022年唐山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等多个项目,为全省灾害地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
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开展了河北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兴隆-半壁山-金厂峪一带稀有金属资源调查评价、河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与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等项目,优选出可供勘察的重点区块及部位,为摸清重要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提供了地质依据和勘察建议。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面。完成了峰峰集团新安矿、大淑村矿、蔚州矿业等省内多个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承担河北省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规划(2023-2030年)起草,以实际行动推进河北省绿色矿山发展。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参与实施中央财政资金冀中凹陷既有生产井采灌实验及动态监测项目,在热储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方面。编写了多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为地方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我院“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环调院的“十四五”期间指导思想为“1234”。“1”是一个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公益职能属性,建设团结、进取、创新、和谐的省内一流环境地质调查院;“2”是两个引领:解放和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地勘事业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和资质建设为引领;“3”是重点建成三个特色专业: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着力打造遥感测绘、信息化、生态地质三个特色专业;“4”是坚持做好四大保障:党风党建、梯队建设、安全发展、成果共享。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力量。